第552章 妖界名族

风斯在下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啦啦文学网 www.lalawx.com,最快更新月老志最新章节!

    江家父女不比寻常囚禁,墨玉夫人没有见到阴无涯,自不肯交给邢道生看守。

    邢道生派人安排兵燹宗一行在别院住下,将几个弟子叫到跟前商议道:“兵燹宗抓来了江沛风父女,阴*道长嘴上不说,必会嫌咱们办事不力。老夫甚感面上无光。最近可有金燕子的消息?”

    流星心头暗笑,你整日和飞挝寻欢作乐,全不去查访金燕子的踪迹,现在知道颜面无存,早干嘛去了。

    邢道生在门中地位极高,这话他可不敢宣之于口,轻咳一声,毕恭毕敬地道:“回禀师叔,金燕子躲在九皋观里不敢出来。那灭法老鬼门人弟子众多,咱们不好在他观里动手。”

    飞挝接口道:“咱们对付森江就是了,何必非要拿金燕子开刀。她可是金谷园的人,万一惊动了禺狨王,可就不好收拾了。”

    禺狨王是妖族七圣之一,赫赫有名的炎方霸主。七圣代六大妖神而起,气焰盛时,连天庭都侧目而视,结连灵山,将其分化削弱。

    劝化了美猴王,戡平了牛魔王、九头虺,妖族急剧衰落,几个大圣都蛰伏不出,不敢再兴风作浪。

    五妖圣的势力虽不足以对抗天庭,各霸一方,也让天庭无力进剿。鹏魔王、狮狏王、禺狨王在炎方纷纷建国,互成犄角之势。中夏用羁縻之策,还算相安无事。

    后来禺狨王招象为婿,渐渐闭关修炼,不理政事。谁知象羽翼丰满之后,休弃了禺狨王女,将他的势力蚕食殆尽。外人不知底细,便误将厉象王和禺狨王当作一人,或者只知有厉象王,不知有禺狨王。

    事实上禺狨是妖界中的名族,远祖相传是八大神族中的风神禺彊,同族有移山擘石的禺公。堪称是妖族中的世族,远非其他妖圣可及。

    七大妖圣虽然都是在大羿击杀六大妖神后乘势坐大的,来历却不甚相同。牛魔王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,蛟魔王是尧帝儿子丹朱,鹏魔王、狮狏王是被帝舜放逐到四夷的四凶,猕猴王、美猴王是祖龙时代首先起兵抗暴的混世四猴的遗裔,厉象王是帝舜的兄弟。

    混世四猴乃通臂猿猴、赤尻马猴、灵明石猴、六耳猕猴,都是妖族的旧贵族,一度建立邦国。祖龙混一山海,诛除豪杰,许多枭雄都遭了毒手,猴族由于体质孱弱,在妖族属于下中,因而得此保全。

    孰不知猴族肉身虽然无足凭恃,智能却非许多妖类可比。有说人类是古猿的后裔,并非无的放矢。

    在龙族强盛的时候,追亡逐北,不可一世,不但四灵俯首称臣,昆仑神庭都被迫远徙,避其锋芒。四猴登高一呼,天下望风景从,应者云集,豪杰并起,推翻了强大的祖龙帝国。

    是以神庭论功行赏,以四猴当居首功,不入十类之种,不达两间之名,阴阳两界都拘管不得,如同一块丹书铁券、免死金牌。

    中夏种姓常称作黄炎子孙,黄是轩辕黄帝,炎是炎帝神农氏,原本是两个部族。当初人皇伏羲和龙马为友,得观麒麟河图,创设出先天八卦。人族智能大进,渐渐具备和四灵一较长短的资格。到了神农氏尝百草,务耕稼,成为天下共主。传了七世,至榆罔,遭逢蚩尤之乱,国势大衰。

    轩辕黄帝讨灭蚩尤,继炎帝成为天下共主。之后的五帝少昊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都是黄帝后裔。

    相传伏羲人首龙身、神农牛首人身,神农和伏羲未必有什么血缘关系。上古之世,人类和四灵混居,生存条件极为艰苦。首领必得一时才杰,群推共戴,所以让王的情况层出不穷,古史称作禅让,传为美谈。

    后来曹丕假借禅让的名义逼迫汉献帝退位,得意地说尧舜禅让也不过如此。不旋踵又被司马氏所篡,此后国势衰微,奸雄枭魁层出不穷,皇帝像走马灯一般轮换,不论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、北朝魏、周、齐都是一丘之貉,但于名义上无不假借禅让文饰。

    李唐诛灭暴隋,得天下本正,类同于汤武革命,不比谋朝篡位之流,可惜没有见识,仍然假借禅让的名义。

    史事多有似是而非,若不考见当时的实际情况,很容易混为一谈。因为古有禅让之说,将曹丕、司马炎等人掩耳盗铃的举动都称作禅让,诚然是有名无实。但若只见后世禅让之流都是奸雄枭魁行谋朝篡位之实,反诬尧舜禅让是儒家美化、子虚乌有,而指竹书纪年那一流史书记载什么尧幽囚、舜野死为事实,也未见得高明。

    大约在草莱初辟之世,君主总须承担相当的责任,人格多是光明俊伟。否则决不能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,后世生齿日繁,诈伪丛生,少有纯德之人。像刘邦、李世民、赵匡胤、朱元璋之流,尽管也有遭人诟病的地方,终非秦二世、隋炀帝可比。

    若说秦二世、隋炀帝这样的暴君、甚至曹丕、司马炎那样的庸主,能奠定一个长治久安的局面,岂非滑天下之大稽。

    相传尧、舜、禹、汤都有让王的举动,许由、务光、伯成子高之流见称于庄子,后世议论纷坛、莫衷一是,对是非对错、有无其事争论不休。须知,所谓让王者,不是以富贵让人,而是以责任让人,以富贵让人,别人不肯接受,自然会觉得奇怪,将责任让人,别人退而不受,就再正常不过了。

    尧、舜、禹的时代,洪水滔天、内忧外患,人类的命运岌岌可危,哪里像太平之世,富有天下,享乐无尽,没有相当的才具根本应付不了这种局面,像道家称道的自了汉多是自摈于人道之外的,难于世间承担什么责任。

    伏羲、神农虽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,但血缘本非人类抟结自固的惟一方式。至于黄、炎二帝更是分属不同的部落,后来化合为一,更加无分彼此了。

    但蚩尤、炎帝的后裔虽经击败,在族内仍有相当的势力,到尧帝之时内部有四凶,缙云氏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牛魔王相传是炎帝之后,他在七妖圣中神通未必最强。论血脉弟兄中有鹏、蛟、狮、象之类,鹏是凤凰之子,蛟是龙族孽孙,狮是貔貅血裔,猕猴王、美猴王有混世四猴的封爵,神庭钦赐丹书铁券。禺狨王是古神之后,妖界名族。

    他们能推举牛魔王为首,想来没有别的原因。无非是因为他是炎帝之后,可以和黄帝子孙相对抗。自从天庭、灵山联手扫灭牛魔王、九头虺,这种名义就不存在了。而且岁月更替,沧海桑田,秦汉一统之后,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,黄、炎血脉难分彼此,炎帝的名义自然难以出来号令了。

    天庭援佛平妖之后,妖族势力一蹶不振,很多妖族和人类混居,相互通婚,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。

    当初白娘子下山报恩,和许仙结为夫妻,由于是千年蛇妖,遭到法海的迫害。同情白娘子的固然很多,左袒法海的也不少。到了蒲留仙集结神怪故事的时候,人、妖两族的界限就非常薄弱了,只要不杀生害命,公然通婚也无人说三道四。

    凡人常见的有两种观念,一种认为妖族都是披毛带角的禽畜,文化极低,纵然不至于喊打喊杀,‘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’,始终有猜防歧视的意思。第二种则认为妖族凶悍,不近人情,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。

    前一种则封神、平妖两次大战,皆有这种观念主导。然而人的观念皆受环境影响,人类在三界相较算后起的灵族,羽、毛、鳞、介、龙一一衰落,人类则勇猛精进,自强不息,终于宰制三界,取得如今的地位。

    人类兴盛的过程,亦即是妖族衰落的过程,彼此毫无嫌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正是封神、平妖两次大战打消了妖族中兴的势头,人类才稳固了世代经营、来之不易的局面。

    有的人回顾那段历史,认为当时杀戮太甚,甚至有为妖族鸣冤叫屈的。这话如果是妖族来说,当然无可厚非,倘若是人类来说,那必是数典忘宗、不分是非的糊涂虫。

    人类的发展不能不说是得了神灵的青眼,天地开辟之后,汪洋大海中出现了鳞、介两族,随着清气上升,浊气下凝,水气散入天空,平陆上出现了毛族,高山上出现了羽类,四族繁衍生息,受神族约束。

    千万年后,神族争权日益激烈,四灵和神族相互勾结,攻伐日甚。太元圣母渐渐厌弃四灵,抟土为人,种下了人族繁兴的因子。

    人类原本是五虫倮族中的一类,倮就是皮肤裸露的意思。由于人类是太元圣母比照神族的样貌造作的。所以能直立,有智能,及到有巢氏、燧人氏之后,渐渐不与鸟兽混同,自号曰人族。

    人族贤智辈出,能仰观天象,俯察地文,晓习四灵的精妙本领,诸如龙马河图、玄龟洛书、凤凰天书、丹诏、貔貅白虎玄解之类,皆能兼收并蓄,博观约取,抟成一种高尚的文化。

    及至人类宰制三界之后,便有些贪于逸乐,争名夺利,和四灵的衰兆如出一辙。四灵以血脉称雄,挟山超海、移天换日比起神族也不遑多让,祖龙混一四灵,击破神族大军,天皇帝俊仓皇逃窜,差点遭了灭顶之灾。

    之后太元圣母痛定思痛,创造一人族来牵制四灵,以为人族弱小,易于为制。哪知人族、妖族各得神族之一体,妖族血脉强横,人族则智能绝异,对于神族的道法独有心得,制作种种法宝,竟能鞭笞鸾凤、驯养蛟龙,恐非太元圣母当时始料所及。

    但是周而复始,盛极而衰,太清老子著《道德经》反复告诫人类,‘飘风不终朝、骤雨不终日’,‘圣人不以兵强天下’,‘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,揣而锐之,不能长保’,世事纷纭,命运如何还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人类虽自命为万物灵长,统御三界,实际除了人界之外,天界、阴界的势力都不甚强盛。比较来说,天界文化最高,人界其次,阴界最次。老聃说,‘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,道法自然’,但这个‘地’指是还是地上之象,而非阴界。

    阴界又叫幽冥鬼府,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,试问如何取法。周易说,‘伏羲氏王天下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’。至于地底的情状还未能注意及之。

    其实神族对天界的开发也是被祖龙击败之后,远徙天界以后的事。大约神、人的习性如出一辙,都是好逸恶劳,如非迫不得已,实在不愿放弃富足的生活到不毛之地力求开拓。

    而且天地的质性大不相同,盘古神王开天辟地,清轻之气上升,重浊之气下凝,山石都是重浊之气日积月累,不适合仙人生存。

    仙道修行最喜欢的是洞天福地、名山大川。鬼仙是五仙中最低的品次,大约阴界条件恶劣,证果很难。地藏王菩萨发愿说,‘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’。之所以特别受人崇仰,也是由于阴界条件特别恶劣,所以显得尤其可贵。

    对阴界首先加以注意的要算通天教主。盘古神王物化后,皇天鸿钧和后土姜嫄作为神王、神后统率神庭。太元圣母则教授出两位弟子,即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,掌管生、死两道。

    大约世间品类都逃不脱生、老、病、死,佛陀便是有感于人生八苦,出家悟道。

    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各执一端,开创了阐、截两教。一个修炼长生仙道,一个修炼杀伐之道。

    但通天教主似乎对阴界无甚兴趣,他的碧游宫远涉海外,这在封神战时已然如此。大约阴界不毛之地,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种类,通天教主未在阴界传道也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俗话说,‘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’,将一种走投无路的心境刻画的入木三分。四灵攻战中尽有肉身毁灭,无处容身的亡魂,在阴界啸聚成群,可以想见的是,世间的战争越是残酷,阴界的生口便越是繁众。(。)